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它位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部,总长度2437km,从三个源流(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汇合口到尾闾台特玛湖的干流段有1321km。塔里木河中下游是指从新疆尉犁县至台特玛湖的近400km长的河段。域内有尉犁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的5个团场(31-35团)。这里生境多样,包括湖泊湿地、大面积的原始胡杨林、红柳荒漠、农业灌溉区和沙漠。 这是一块神密的土地,曾吸引着中外科学家、探险家到此进行科考活动。较著明的有普尔热瓦尔斯基(1876~1883)、斯坦因(1900~1916)、斯文赫定(1895~1935)、黄文弼和陈宗器(1927~1935)。 塔河下游比较好的观鸟点是从卡拉到铁干力克(34团)沿线,这里有大西海子水库等一系列残存湿地以及农业绿洲等适合鸟类繁殖、停歇的生境。其中33团路口到34团之间的218国道沿线是白尾地鸦密集区,2010年1月中旬在这里记录到5群14只,喜欢站在路边电线上。可以看到白尾地鸦喜欢选择长有稀疏柽柳的沙质荒漠作为栖息地,附近有水源可能也是一个必要条件;阿拉干到考干沿线由于没有地表水,在类似的生境里没能看到白尾地鸦。 自然条件 本地区属暖温带大陆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10℃;1月平均气温-10.5℃,7月平均气温24.8;降水年降水量为10~40mm,蒸发量为1880~2910mm。大风日、风沙日、沙尘暴、干热风等灾害天气天数年平均为180天。做为塔里木河和孔雀河尾闾的罗布泊曾是塔里木河下游最重要的湿地,历史上其范围最大时曾达到5000多km2,1930~1931年估测面积1900km2;1962年的航测地形图上面积为660km2;在1972年美国第一个人造地球资源卫星相片,罗布泊完全干涸。台特玛湖是塔里木河直接流入的湖泊,近百年来最大范围约150km2,1962年为88km2,从6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塔里木河断流,另一主要来水河流车尔臣河偶尔有来水,湖的主体也已经干涸。从大西海子水库至台特玛湖河段,全长320km,自1972年起基本断流。 由于上个世纪在塔河流域进行了毫无节制的农业开发等原因,大片胡杨林和湿地被开垦为农田,下游河段断流、湖泊干涸、沿河两岸的胡杨林枯死、草场退化为沙漠。短期内环境的巨变,直接导致了依赖其生存的野生动物悲剧发生:新疆虎(即塔里木虎PantheratigrislecoqiSchwarz)曾经分布于孔雀河东至罗布泊、博斯腾湖附近以及塔里木河沿岸,已于上世纪中期灭绝;一些世界性和我国特有种分布区缩小,种群数量锐减,如塔里木兔(Lepusyardandensistarimensis)、漠猫(中国亚种)(Felisbietichinensis)、亚洲野猫(Felissilvestrisornata)、白尾地鸦(Podocesbiddulphi)、塔里木鬣蜥(Agamastolzckanatarimensis)等;一些珍贵的稀有野生动物迁离此地,如野骆驼(Camelubactrianus)迁往罗布泊东北部,塔里木马鹿(Cervuselaphusyarkandensis)野生的自然种群从80年代起在该地区绝迹,残留的种群迁往东南部的车尔臣河下游及西部的塔里木河中游安全地带避难,我国特有的珍贵鱼类扁吻鱼(新疆大头鱼)(AspiorhynchosLaticeps)在塔里木河干流绝迹,塔里木河中下游一些湖泊、沼泽的干涸,使得在该湿地生活繁衍的多种水禽迁飞或绝迹。 近年来为了挽救塔河下游濒临死亡的胡杨林、阻止下游绿色走廊消失、两大沙漠汇合,国家投入了160余亿资金开展了塔河综合治理项目,向下游输水多次,水头最远到达过台特玛湖,取得了短期的效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临时的输水确实对濒临死亡的胡杨林起到了救命的作用,但并不能彻底扭转生态继续恶化的趋势。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还在加剧,目前塔河中下游的生态困境还在延续:塔河的现代尾闾大西海子水库在夏季依旧干涸;下游团场由于盐碱化和无水灌溉撂荒耕地面积在扩大;阿拉干干枯的塔河边胡杨林还在等待无人能够预测的下一次输水来救命;英苏到若羌绿洲沿线200多公里沙漠化还在继续,台特玛湖干涸的湖底已经形成流动沙丘,两大沙漠汇合已经成为现实。更要命的是作为前几次塔河输水生力军的博斯腾湖也自身难保,近两年水位下降迅速,湖水盐碱度增加,东北部湖边的流动沙丘在壮大,甚至已有人预言博斯腾湖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罗布泊。 塔里木河中下游的特色鸟类: 留鸟:白尾地鸦、白翅啄木鸟、毛腿沙鸡、山鹛、黑顶麻雀、黑胸麻雀、巨嘴沙雀、灰蓝山雀; 繁殖迁徙鸟:黑鹳、棕尾鵟、玉带海雕、白尾海雕、靴隼雕、南方灰伯劳,欧鸽,欧斑鸠; 冬候鸟:红腰朱雀、红背红尾鸲、蓝头 |